公司新聞
COMPANY NEWS
服務新聞
COMPANY NEWS

【食品行業深度分析】從產線到餐桌的全鏈條信息化
01 行業特點
餐飲行業作為與人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行業,其互聯網進程迅速,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大排檔吃個燒烤都能掃碼點餐?可以說信息化、大數據和云計算工具早已滲透到餐飲各場景中去,重構其業務形態。
然而,與餐飲行業“一衣帶水”的食品加工行業,很多企業卻仍是“信息洼地”。尤其在今年疫情大背景下,食品行業線下門店大受打擊,食品行業虧損巨大,利潤微薄、競爭加劇……此時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環節效率提升,敏銳把握市場趨勢成為食品行業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
接下來,東信達將為您解析食品行業業務經營過程中的痛點及解決方案,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02 食品行業常見痛點
1、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普遍為手工分散管理。造成信息、數據傳遞不及時或失真,物力、人力大量浪費。人工處理數據信息速度慢、出錯多,加之財務和業務信息不統一,對資金流、業務流的控制變得困難。
2、倉儲環節管控高標準、嚴要求。
1) 食品行業普遍存在倉儲管理難題,為確保食品安全,要對采購回來的原材料、半成品按批次和保質期進行管理。
2) 物料種類、數量管理。原料庫存積壓浪費嚴重,為確保物料利用率達到最高,減少呆滯料產生。
3、質檢環節困難。
更注重質檢結果而非過程,質檢環節的問題難解決。
4、采購環節優化。
食品企業的產品質量直接與供應商產品質量掛鉤,而采購物料的數量、時機、種類也是企業要解決的核心難題。
03 解決方案


1、采集方式
面對逐漸多樣化、復雜化的信息,企業應改變手工管理方式,嘗試使用信息化系統處理大量數據,使用PDA設備、條碼槍等采集信息,減少管理流程對人工的依賴,同時加強管理層對所有流程的管控。
2、倉庫
食品加工企業如果不能精細管控好倉儲環節,會導致倉儲維持在較高水平,造成原材料和產品積壓。由于行業特殊性,食品行業原材料通常面臨保質期問題,若管理滯后則會造成大量呆滯料產生,使內部管理成本攀升。
3、安全提示
1、強化信息交互,有效管理倉儲環節。加強倉庫管理與采購、銷售、生產環節的聯系,打造更強的內部物流體系。
2、庫存材料的有效管理。由于絕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有保質期的要求,而原材料數量太多而且進貨時間不同,所以依靠人工很難有產效管理到每一種材料的保質期,因材料超出保質期而造成的浪費,或者將超出保質期的原材料制成產品而造成安全問題的情況經常出現。
因此對保質期進行有效管理是食品加工企業的一個核心管理需求,同時還要求能夠有效管理到材料的出入庫,能夠隨時掌握庫存的變化情況,為采購、生產、銷售等各部門的計劃提供準確的數據。
4、質檢管理難題
根據采集到的原料、加工、檢驗等信息,與業務系統全面集成,生成個性化的產品質量報告,幫助企業快速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可實現對全過程的質量檢驗,及時發現不良品問題,循環改善提升質量。
5、采購管理
東信達解決方案通過條碼系統將供應商管理起來,同時MRP運算能迅速為企業制定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實現市場、生產、供應三方面的平衡,同時快速協同各部門,降低產品的交貨周期。
6、生產過程可視化控制


東信達結合食品制造業流程規范及企業實際需求出具專業性強、成熟度高的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詳詢400-700-7016。